双溪里蒙村位处日落洞至峇六拜中区,背山临海,林木苍,风景怡人。素来华、巫、印各族均能融和共处,亲若一家。居民多以种植、畜牧或渔猎为生,安居乐业,和衷共济,有古人风,不逊世外桃源。

一九三五年以前,华人移居本村者约有三数十家,共二百余人,惟未有华校之设,故稍有经济能力者,则送其子弟负笈数里外之新港、八六百峇六拜中区或邻镇双溪赖各华校求学,余则虚度学龄,至堪可惜!自一九三五年,始由郑文华先生首创“励蒙”学校于村间一住屋以教导本村学童。当初入学者有十余人,然后增至二三十人,郑宝华与柯成中二君义务兼任中、英文老师。两年后,郑宝华氏离职,学校迁至镇上门牌二八零号店厝继续上课,由陈祖汉先生长校。查当时该店厝乃由当地一印人实业家A.V. Tharmalingam氏免费借用者,同时尚愿献地一块作建校之用,唯吾人不争气而致放弃,其热心华校之精神,殊足钦佩。翌年陈校长因病辞职,校政改由潘虹火先生主持。前后经过五年惨淡经营,“励蒙”终因经费支出(系旁)而宣告停办矣!

一九四零年,由林元法及翁廷耀两君介绍黎省吾先生与其夫人周惠英女士及昆仲黎敏悟氏,前来复办学校。但由于筹措经费不易,乃请黎君私立兴办。黎君向以教育为人生乐事,乃见羡不辞,毅然辞去教会学校校长之职,而与其夫人等前来兴学,倾囊自备经费,以每月十五元租金租赁大路旁门牌七十五号巫族殷户之前座高脚楼为校舍,并将前面空地辟为运动场,由此稍具学校规模。惟因有部分学童早已就读他处,一时不便转回,且有部分家长抱观望态度,致使开学时,报名入学者只三十余人而已。当时学校经费之困难,不言而喻!但黎君伉俪等勉为其难,不畏艰苦,极力维持,校名则改为“黎明”。

黎君伉俪自此苦心策划,惨淡经营,除尽心教学外,与课余时,则访问各家长,有疾病者,拜施予免费诊治,一时甚得当地各族人及之赞许。

逾半载,郑宝华氏因见黎君伉俪对当地教育尽心尽力,成绩斐然,当地华人,实不应其艰苦而视若无睹,乃毅然登高一呼,聚议将学校改为公立。惜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南侵,本邦沦陷,在日军采取焚书坑儒之政策下,各语文学校悉遭封闭!

翌年,日军下令复校,教授日文,因学生不分种族,不限年龄,老幼同堂,故人数众多,原有校舍不敷容纳,乃征用镇上七三七号店厝辟为临时教室。当时黎君深感如欲奠定本地校基以利百年树人,必须把握时机,向当局申请拨料兴建校舍,及配予一切教学用具如桌椅等。几经黎君与林元法氏进行请求,果尔获准,于是即组织建校委员会,除领导人郑宝华先生外,尚有郑安仁、邱声源、何文典、陈其独、陈荣钦、林元法、黎省吾等诸先生。有黎君亲自测绘校舍及宿舍图样,拜得“勿朗园公司”拨地,由当地及社会人士出钱出力,热诚合作,乃在此面临三条大道之幽静山岗上建立合适理想之校舍,可称为本校之前身及原有校舍之由来也。

一九四五年八月,马来亚光复后,各民族人士於欢欣鼓舞之余,莫不以重建家园,恢复文化教育事业为前提。其时联军登陆,一切文化机构纷纷着手复兴,原有学校,俱进行复办。本村热心教育人士:郑宝华、邱声源、何文典、林法涛、翁廷耀、林元法、陈建益、黎省吾、陈亚象、陈其独、柯成忠、谢姜维等诸氏。鉴于吾华人子弟,失学经年,且流浪街头,习非成是,以为非迅速兴办教育无以改造环境,乃于九月间集议利用原有校舍开办学校。首先组织董事会,着手进行申谙学校注册,当初学校之命名,曾引起争论,各执己见,无法解决,最后乃由陈翼经督学官命名为“光华学校”。续聘黎省吾君为校长,拜选聘教师,广收学子,数日内报名入学者一百余人。十月开学,一堂玄诵,其乐融融,又是本校亦告正式成立矣。

一九四六年,黎君拟返中国省亲,且有功成身退之意,乃于年底卸任。

一九四七年,聘庄永川君到校接长校政,当时因环境关系,学校人数锐减,只剩七八十名而已。

一九四八年,庄君离职,聘王昌年先生长校。王君上任后,除力事整顿校务外,鉴于学校经费拮据,乃向教育当局申请津贴金,以弥补不足。幸蒙当局同情,而获得丙等津贴金,学校经费才步入稳定之状态。

一九五一年,王君因另有高就而去职,董事诸公聘钟万明为校长。其间钟君得同事蓝正汀君鼎力襄助,校务的顺利进展。

一九五三年,政府实施新薪津制,教师薪金由董事会与政府共同分担,本校因格于校舍及设备简陋,条件不符政府之规定,致申请被拒,乃领丙等津贴金。当时钟君曾与校董会诸公磋商建校大计,无奈限于人力财力之短缺而作罢论。自政府实施新薪津制后,教师待遇略有提高,生活亦稍为好转,本校教师虽无缘接受该制,然而学校当局为怜恤教师生活之艰苦,亦依该制所规定之薪级,照付于老师们。此种尊师重道,爱护教育之精神,至堪钦佩。惟学校在支出上则告增加,致使经费由稳定而渐趋动摇,继而有 ‘青黄不接’之慨。幸蒙诸董事及热心人士见义勇为,慨解义囊,时加扶助,始得勉强渡过难关。

一九五五年,钟君应聘亚依淡公民非经贴班校长之职而告辞,本校改聘吕祥麟女士长校。当时因政府实施学生年龄限制,各家长又深明子女教育之重要,加以吕氏办学有方,故接任之后,校务蒸蒸日上。

一九五七年,政府为普及国民教育而进行,‘火炬运动’,一时登记入学者众。同年学校获准一班为新薪津制班级,即一年级适龄班。

一九五八年,学生人数激增,大有人满之患,共开七班。因教室有限,乃分上下午上课;同时增办高小,加聘五位教师,连原有者共五位。同年,学校接受全部津贴。遵照标准型小学新条例,校董会改组,即分信理员,赞助人。校友,学生家长及官委董事五组,每组三人;学校名称亦须附加,‘标准型’字样。(后改称国民型)全校教职员薪金,由政府支付,学校经费亦由政府补助,从此学校经济状况又转佳矣。

一九六零年,政府实施全国语文小学免费教育,生数增加,学校又增开一班,添增教师一位,於是全校共分八班,教师十位,可谓空前之盛。同年冬,校董会同人鉴於原有校址,念旧蛀蚀,梁断柱折,有倒坍之虞,为谋奠定百年树人之巩基,,乃组织建校委员会,决定筹建新校舍首蒙州教育委员会主席Aziz Ibrahim J.M.N. J.P. 向州政府力荐,而获得建校津贴金三万七千七百五十元。翌年,又逢慈善家连裕祥太平局绅慨献Lot 83(i)Mk,13. N.E.District Penang.校地四七五零零方尺作建校用,基金及校地由此又着矣!

一九六二年一月,吕校长另有高就而离校。二月,钟君蒙陈翼经督学错爱,被举荐重作冯妇儿到校视事。接长后,以面整饰校纪,加强内部组织,充实设备,提高教学水准与学生素质;一面追随校董会及建委会,共同进行建校大计。

一九六三年三月,新校舍图测获有关当局先后批准。九月即开始动工,因校地有限,原有校舍乃须应用,故工程不得不分成两期进行。

一九六四年三月,第一期工程,首先完成四间教室,厕所及食堂。故第二学期开学便迁入新教室上课,然后拆卸旧校舍,继续第二期工程。年秒,另四间教室及一大礼堂等亦先后竣工,至此,全部新校舍之建造工程已告完成。

一九六五年,启用全部新校舍,学校气象,焕然一新,全体师生共聚一堂,同切磋,共游戏,乐何如之。学校行政之实施亦顺利有效。同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午,恭请财政部长陈修信先生莅临揭幕,当天还举行教具及学生成绩展览会。当晚,举行游艺会招待嘉宾,共庆州议员阿日斯依勿拉欣先生主持剪彩。

一九六六年杪,因报名入学者众,校董会不得不又在筹资添建两间教室。此两间教室於一九六七年中完成。全校共有时间教室。

此后,学生班级及教师人数,逐年告增,至一九七二年已加设下午班。全校教师达十四位,学生人数达四百六十七人,共开十二班。

1983年10月1日郑笔祥校长替代钟万明校长之职位,正式走马上任。在郑笔祥掌校期间,校方从槟州发展机构购得市值RM13,000 之0.83059公顷地皮一块,以作为建校舍之用。这全归功于董教会,校友会及各社会热心华教人士之鼎力支持,慷慨解囊所达致的。此乃扩展学校之前凑,诚不容抹煞。

1982年扩建学校列车开动- 不敷应用之旧食堂被拆除,三层校舍及底层食堂开始兴建。工程于1986 年竣工启用,学校设备遂秦完善。

1994年5月1日,廖光鹏先生接任校长职,在这期间廖校长亦勤于校务,使校务蒸蒸日上,各校内外比赛,政府考试成绩皆表现特出,使本校摇身一变而成为西南区之名校。由于学生人数日渐激增而教育局限制,以致令不少欲送子女进本校就读之家长望校门而兴叹。有鉴于此扩建新校舍已是刻不容缓之事了。

1996年,在董事会诸理事不辞劳苦地奔波下,向槟州发展机构购得学校后面0.12455依格地皮。1998年董事会再接再厉地购下同一地点之另一部份0.10541依格之地段,为本校奠下了部分扩展的基石。

1998 年3月24日,廖校长荣休,遂由庄耿超校长接替掌校。讵料庄校长于翌年4月1日被教育局调往别校服务。

旋即,陈冰心校长奉教育局通令,正式走马上任。陈校长是历届校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但阅历深广,处理校务经验老道,生性严肃认真,干劲十足,实是杏坛之佼佼者。陈校长开明的领导深受全校师生的爱戴及本校四大机构董事会,家长教师协会,校友会及建委会之拥护,董教会空前合作,于是扩建学校之呼声又响起。本校家教协会于2000年率先响应筹款并获得槟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施于援手,遂向槟州发展机构购得学校左旁地皮0.71依格以充作扩建新校舍之用。为了解决本区众多适龄入学儿童被拒于校门外,董教会欣然负起扩建新校舍之重任,扩建委员会也相应成立。策划在学校左旁刚购置之地段扩建四层新校舍之工作随即展开(约耗资百多万元), 并由王竞坡绘测师义务绘图。王先生热心华教,对本校发展尽力,功不可没。本校同仁谨此致以崇高之敬意及谢忱。

2001年杪,董事会与校友会齐心合力在前置之效后地段进行填土,建围墙及有盖走廊等工程。在积极赶工之下,上述工程及时于次年新学年伊始启用,遂纾解了校方近来面对交通阻塞的头痛问题,学生上学,放学之交通安全问题也有了保障;而学校也展现了另一崭新面貌,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良好印象。

同年初,在扩建委员会同人责无旁贷的奔波下,新校舍的图测也获得批准而兴建新校舍工程也正式动工。在短短10个月内巍峨的校舍已竣工,并订于2003年,新学年伊始启用。宏伟堂皇的新校舍及华丽壮观的校舍围墙,堪谓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届时,本区莘莘学子有幸!本校新校舍落成,由教育部长丹斯里拿督慕沙主持开幕,乃本区一大盛事。谨此本校建委会同仁衷心地向教育部长及出钱出力的热心人士致以崇高的谢意。愿与大家共同维护及善加利用得来非易的成果,让教育的种子盛长。。。。。

2006年旧礼堂因为屋顶腐蚀,原有课室不敷应用,本校获得董事拿督骆基连登高一呼献议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为重建旧礼堂及校舍筹款,并获得时任董事蔡春民先生应允领导扩建委员会,第四期的扩建计划便如火如荼的展开,其间扩建委员会共进行了11次的筹款活动,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另一座崭新四层楼校舍及礼堂终于在双溪里蒙耸立起来,成为本区域地标。过后,蔡春民先生和扩建委员会不遗余力,继续修建食堂,建设学校有盖走廊及增添学校校内的设备,如迷你电影室,图书馆,会议室,机械室及在课室内设置现代化触摸式,电脑视频板。至今光华学校已是设备齐全的槟城著名学府。

2012年是光华学校丰收年。因为我校在同一年获得教育部颁发最高表现学校(Sekolah Berprestasi Tinggi) , 卓越模范学校(Sekolah KlusterKecemerlangan) 及卓越领导素质奖 (Bai’ah)。学校将继续迈进,让光华学校再展光华。